8月28日,招商证券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走进南山区北头社区开展“防范养老金融诈骗,守护财产安全”主题讲座,将一场“接地气、有干货”的养老金融反诈课堂送到了居民“家门口”,通过真实案例拆解、实用防骗技巧传授与维权知识科普,切实提升了社区老年居民的养老金融风险识别能力,为幸福晚年筑牢金融安全防线。
聚焦痛点,拆解养老诈骗套路
本次活动紧扣老年人金融投资和理财特点,招商证券投教专员向社区居民深度拆解“以养老服务机构为名非法集资”“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非法集资”等六类养老金融诈骗典型套路,例如:一些不法机构或企业以销售虚假养老公寓使用权、出租养老床位等名义,通过约定回购、承诺高额利息、“私募基金”等形式,诱导老年人投资、入股养生养老基地或养老院。“陌生‘老乡’推荐的高回报低风险投资项目,可能是杀猪盘的变种,AI炒股神器号称稳赚不赔,实际是收割韭菜的工具。”投教专员一步步拆解案例直观展示诈骗分子如何利用“亲情牌”“高回报”设局实施诈骗,提升社区居民对骗局的认知。
互动教学,让防骗知识入脑入心
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防骗意识,招商证券投教专员采用“防诈骗三字经”互动形式,将关键防骗要点转为朗朗上口的口诀:“陌生电,不轻信;谈到钱,就挂断;高回报,是陷阱;要验证,找子女;查资质,看备案;遇骗局,速报警”。现场老年居民跟着念、跟着记,很快就掌握了核心逻辑。同时,投教团队向每位参与者发放了《养老金融反诈手册》,活动现场还设置了“扫码学维权”环节,社区居民通过手机扫码可以直观了解特别代表人制度,读懂“默示加入、明示退出”机制,让大家 “遇事有参考、维权有方向”。
在答疑环节,72岁的张叔叔提出了自己的顾虑:“我朋友最近加入了一个‘炒股大师群’,群里每天发盈利截图,还说带大家赚养老钱,这靠谱吗?”投教专员当即指导其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所谓“大师”的从业资质,向其解释道,“正规金融机构绝不会承诺保本保收益,投资养老理财项目一定要查清楚备案信息,别轻易相信口头承诺。”
“8·18投教节”期间,招商证券国家级投教基地通过线上直播解读科创成长层、走进社区宣导防范养老金融诈骗和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,将专业金融知识和政策制度转化为“听得懂、用得上”的实用知识向社会大众进行普及,用自身行动打通投资者教育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下一步,深圳市证券业协会将继续指导会员单位深入深圳更多的社区、养老院等场所开展针对性投教活动,进一步扩大养老金融知识普及面和覆盖面,助力提升老年人风险防范能力,共同守护好老年人的“钱袋子”。
1.本公众号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文来源招商证券投教基地;
2.除本平台独家和原创,其他内容非本平台立场;
3.文中部分图片源于网络;
4.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